打压你的人,是在攻击你的主体性,对他千万别客气,记住了

文 | 小雯

写在前面:

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:

你说了一句自己的看法,有人冷笑一句:“你太敏感了”;

你做了一个选择,有人反驳你:“你怎么总是想得这么极端?”

你明明是有逻辑、有底气地表达自己,可对方三两句就给你扣帽子、贴标签,把你变成了“情绪不稳定的人”“爱钻牛角尖的人”“难相处的人”。

于是你开始怀疑,是不是自己真的太偏执,是不是太玻璃心,是不是太需要改。

可你有没有意识到:对方从来没有认真听你在说什么,只是一上来就用“打压”作为回应手段。

这种打压,看似是意见之争,实际上是更深层的——对你“主体性”的攻击。

他们不是想讲道理,而是想通过否定你的人、打压你的表达,让你闭嘴、让你让步、让你服从。

你要学会看清这一点。

因为如果你不觉醒、你不反击,他们就会越来越得寸进尺,直到你彻底变得沉默、退让、失去自我。

所以,对待这样的人,你可千万别客气!

01|什么是“主体性”?就是你活成你自己的样子

我们每一个人,从出生开始,都在努力建立一种东西:

我是谁,我想什么,我怎么活。

这,就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关键词:“主体性”。

它是你内心最核心的“自我权利”——你有权感受、判断、选择、拒绝、表达,不为任何人让渡,不被任何人剥夺。

当你能说出“我不认同这个做法”,能做出“不迎合、不取悦”的选择,能在众声喧哗中坚持自己认为对的方向,这就是你拥有“主体性”的表现。

可问题来了——

在现实中,太多人习惯用“否定你”的方式来掌控你。

他们对你说:“你太情绪化”“你太小题大做”“你不够理性”……

你明明是在表达感受,对方却说你“爱生气”;

你明明在讲事实逻辑,对方却只盯着你的语气“是不是有点情绪”。

他们不跟你讨论问题,他们只是想把你“掐灭”。

因为他们知道,只要打压你的表达方式,就等于打压了你表达的内容;

只要让你怀疑自己,就等于让你闭嘴,让你退下,让你乖乖听话。

这就是对主体性的攻击:

不是针对你的观点,而是要让你不再相信自己有表达和判断的权利。

02|那些“打压你”的人,是想拿走你的“主控权”

你有没有发现:

那些最喜欢否定你的人,从来不是真心关心你的人,而是想操控你的人。

比如:

你在工作会议上表达新思路,他们不说哪里不对,而是嘲讽你“想太多了”;

你和家人谈未来打算,他们不问具体计划,而是说“你总是不现实”;

你和恋人讲边界感,对方却反问你:“你是不是有病啊,谁会这样计较?”

你以为他们只是不理解,其实他们是在用否定让你闭嘴;

你以为他们是在和你争论,其实他们是在悄悄剥夺你“为自己做决定”的资格。

他们不是要赢,而是要让你“失去主控权”——

你不再相信自己的判断力、不再坚持自己的感觉、不再捍卫自己的选择。

从此,你的一言一行都在他们眼光下变得扭曲;

你做任何事都要先想:“他们怎么看”“他们会不会不高兴”。

你就这样,一点点,被驯服了。

这才是打压你的人最阴狠的地方——他们不是要驳倒你,而是要摧毁你的自信心,把你变成一个“容易管控”的人。

03|为什么你会被攻击主体性?因为你太讲理、太体面、太怕得罪人

很多人被攻击了还在怀疑自己,是因为你太“懂事”了。

你习惯性为别人找理由:“他是为我好吧”“他脾气就那样”;

你一被质疑,就先否定自己:“是不是我太敏感了?”

你总怕自己“反应太大”,怕别人说你情绪化、说你不好相处,所以你退、你让、你憋。

你以为你在守住关系,其实你正在一点点丧失自己的存在感。

那些打压你的人,正是看准了你这种“怕得罪人”的软肋,才敢一次次拿捏你。

他们知道,你心软、你要脸、你讲理,所以才敢反复否定你、攻击你,而不担心你会翻脸。

久而久之,你成了那个“最好欺负”的人。

心理学里有句话:你越怕冲突,就越容易被吞没;你越想和气,就越容易被踩死。

你越不敢表达,越要“理智”,越压抑自己的真实情绪,你的主体性就越容易被消磨,最后只剩下一副“好相处”的壳。

但那不是真正的你。

04|如何保护你的主体性?三个动作,一个比一个重要

第一个动作:敢于说“不”

当别人想以道德打压你时,比如说你“不合群”“太计较”,请学会说:

“这是我自己的感受,我有表达的权利。”

不是吼,不是争,而是坚定、不低头。

你越能表达清晰的拒绝,对方越会收敛。

别再用沉默保护关系,那只是在慢慢毁掉你自己。

第二个动作:不要“自动纠错”自己

当你听到别人说你“太敏感”“想太多”时,不要第一时间反思自己。

问一句:“我真的错了吗?我有权这么想吗?”

别急着否定自己。你不是玻璃心,而是你察觉得更早。

你要知道:

很多人不是不敏感,而是没你敏锐;不是情绪稳定,而是麻木迟钝。

你不是错了,你只是更有感知力——这是优点,不是负担。

第三个动作:把自己放在“审视者”的位置

打压你的人最怕什么?最怕你觉醒,最怕你不再是那个“自动默认他是对”的人。

你要学会从第三视角看待互动关系,想一想:

“他说这句话,是想沟通,还是想操控?”

“他是真的为我好,还是在给我洗脑?”

你看清了,就不会被带节奏。

你明白了,就会有力量设边界。

你设了边界,打压你的人就失去了空间。

05 | 梅娘说

你之所以总是感到痛苦,不是因为别人对你不好,而是你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有力量反击

你不需要变成咄咄逼人的人,但你必须成为一个有自己立场、有判断力、有边界感的人。

你可以温柔,但你得有刺;你可以包容,但你得有线;你可以讲理,但你不能再“讲着讲着,就把自己讲没了”。

你的主体性,是你最宝贵的内核,是你存在的意义。

请你守住它,哪怕只有你自己听得见自己的声音,也别放弃它。

因为从这一刻开始,你不再是那个被打压的人,你,是那个站起来、说“我不同意”的人。

每一个不敢说“我不认同”的人,心里都藏着一段被打压的经历。

你不是怕冲突,而是太在意他人的评价。

可你要明白:你不是活给他们看的,你活,是为了成为你自己。

人生最可贵的,不是被所有人喜欢,而是你可以清醒、自主、有力地说出:“我就是这样,我可以和任何人不一样。”

发布于:江苏
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